close
 

靜脈曲張像蚯蚓 雷射還美腿
 

 

 
 
 傳統的靜脈曲張治療手術,在腿部開兩個約二至五公分傷口,再將靜脈抽出,易留疤痕。
 改良的靜脈曲張治療手術,在血管內做雷射治療,讓靜脈萎縮,由身體吸收,傷口極小。
●王女士是個家庭主婦,這二十餘年來卻飽受右腳腫脹疼痛之苦,最近更是痛得厲害,往往患腳才跨出去,就痛得摔倒在地,嚇得她再也不敢輕易出門。經詳細檢查發現,原來她罹患的是靜脈曲張,如蚯蚓般盤繞在小腿肚的靜脈,不僅外觀難看,更是危害健康的不定時炸彈。
 

靜脈曲張大都發生在下肢,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賴曉亭表示,這是靜脈瓣膜閉鎖不全,引發靜脈壓力增加,致使靜脈管壁擴張而出現靜脈蜿蜓曲張的現象。據估計,女性出現靜脈曲張的機率是20~25%;男性略少,約10~15%,其中約四分之一嚴重到必須治療的地步。
賴曉亭說,和其他爬行動物不同的是,人是直立動物,下肢血液回流必須和地心引力對抗,一旦靜脈瓣膜出現問題,這些應該回流的血液積存在下肢靜脈裡,時間久了,就會扭曲變形而出現曲張。
除了外觀難看,痠脹、水腫、疼痛、無力、沈重感及動不動就抽筋的症狀,更叫人難受。若未及時治療,破皮潰瘍引起的靜脈發炎、蜂窩組織炎,甚至會要人命。

賴曉亭表示,傳統治療是採高位結紮及靜脈剝離手術,在曲張靜脈兩端開兩個切口,先將兩端靜脈結紮,再將中間那段抽出。由於手術複雜,患者大都得住院3~7天,且常合併傷口出血、疼痛等不適,一個不小心還會併發感染。
近來採用的靜脈腔內雷射治療,在局部麻醉下,先在大腿內踝側上的大隱靜脈處,以大口徑針頭穿刺,引入導管直抵病灶,抽出導絲後,再插入二極體雷射光纖,然後再一面抽出雷射光纖,一面射出熱源,將曲張的靜脈燒灼掉。至於其他未能插入雷射光纖的曲張靜脈,再以微創顯微小切口靜脈剝離術,以勾針將曲張靜脈一一勾出。
 

  賴曉亭表示,台北榮總自2002年9月實施全台第一例靜脈腔內雷射治療以來,截至去年底已累積167名個案及179個患肢,年紀最小的是20歲,最老的則是92歲。術後追蹤發現,並無殘存的曲張靜脈,也無明顯的手術併發症。
專攻靜脈曲張的前台北市立萬芳醫院血管外科主任李相台指出,靜脈腔內雷射手術仍有其限制,如果曲張的部位在大腿大隱靜脈的分支,或曲張的靜脈過於彎曲,都不適合手術,否則做了還是白做。
他同時提醒患者應慎選醫師,因為這種侵入性的手術有潛在風險,一旦導管不慎穿破靜脈形成血栓,進而造成心臟或腦部的梗塞,即有致命之虞,不可不慎。(林進修)

arrow
arrow

    賴曉亭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